1. 首页
  2. 服务案例分享
  3. 桐乡市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服务项目案例

桐乡市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服务项目案例

  • 发布于 2025-09-22
  • 22 次阅读

桐乡市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服务项目

一、 项目背景与政策驱动

       桐乡市,作为浙江省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示范市,近年来在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然而,随着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数据孤岛、标准不统一、数据安全合规风险等问题也日益凸显,制约了区域医疗健康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利用,也难以满足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上位法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严格要求。

为破解上述难题,构建统一、规范、安全的区域医疗健康数据管理体系,桐乡市卫生健康局于2025年启动了“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服务项目”(项目编号:联羿(2025)ZC-036)。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入专业的数据治理服务,建立覆盖全市医疗健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合规管理机制,为区域医疗协同、公共卫生决策、科研创新提供安全、可靠的数据支撑。

       该项目的建设,正是对桐乡市早前发布的《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建设规划(2019-2022年)》中关于“建设标准规范体系,消除信息孤岛”战略部署的深入贯彻落实,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数据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合规化的高度重视和前瞻布局。

二、 核心挑战

在项目启动之初,桐乡市卫生健康局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数据目录与编码不统一: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格式、编码规则、数据字典存在差异,导致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。

  2. 数据分类分级标准缺失:缺乏一套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、适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,无法对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和差异化保护。

  3. 数据产品与服务管理不规范:对于经过治理和开发形成的医疗健康数据产品与服务,缺乏统一的目录管理和编码标识,难以进行资产化管理、流通交易和合规审计。

三、 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

本项目由杭州高新区(滨江)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与杭州市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建。项目团队为桐乡市量身定制了一套“1套规范+1个平台+N项服务”的综合解决方案:

1. 制定并落地《区域医疗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范》

       这是本项目最核心的成果之一。项目团队在业务专家的指导下,深度定制关于数据分类、数据分级、元数据描述、编码标识等核心内容,结合医疗健康行业的特殊性,制定并发布了《桐乡市区域医疗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范》。

  • 分类原则:该规范将区域医疗数据按照“主题域-业务域-数据实体”进行三级分类。例如,主题域可划分为“患者服务”、“临床服务”、“公共卫生”、“医院管理”等,每个主题域下再细分具体的业务域和数据实体,实现了对海量医疗数据的科学、系统化管理。

  • 分级方法:依据《数据安全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将数据按照敏感程度分为“核心数据”、“重要数据”、“一般数据”三个级别,并明确了各级别数据的访问权限、使用场景、共享开放条件及安全管控要求。例如,将“个人生物识别信息”、“遗传病史”等列为核心数据,实施最高级别的加密和访问控制。

  • 编码规则:遵循国家标准的编码原则,为每一类数据资源分配了统一的、可识别的编码标识。编码中包含了数据分类、分级、来源机构、版本号等关键信息,为数据的精准识别、快速检索和全生命周期追溯奠定了基础。

       该规范的出台,不仅填补了浙江省在区域医疗数据分类分级标准领域的空白,也为后续的数据合规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2. 建设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

在统一的规范指引下,项目团队建设了一套功能完善的数据合规管理系统,实现了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、精细化管控。

  • 数据资产目录:系统内置了基于《区域医疗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范》构建的“数据资产全景图”,对全市所有医疗健康数据资源进行了摸底、清洗、编目,形成了动态更新的数据资产目录。用户可以像“查字典”一样,快速了解有哪些数据、数据在哪里、数据质量如何、谁能使用。

  • 数据编码与标识:系统为每一项数据资源、数据产品、数据服务自动生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编码,确保了其唯一性和权威性。例如,桐乡市某医院的一份“高血压患者随访数据集”,其编码为“TXW-DATA-CLIN-HTN-V1.0”,其中“TXW”代表桐乡市,“DATA”代表数据产品,“CLIN”代表临床主题域,“HTN”代表高血压,“V1.0”代表版本号。这个编码就如同该数据产品的“身份证号码”,在任何流通和使用环节都能被准确识别。

  • 合规审计与风险监控:系统内置合规审计引擎,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,对数据的采集、存储、使用、共享、销毁等全生命周期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。一旦发现异常访问、越权使用、敏感数据泄露等风险事件,系统会立即预警,并生成详细的审计报告,为数据安全事件的追溯和定责提供依据。

3. 提供持续的数据治理与运营服务

系统建设并非终点,而是数据治理常态化的起点。项目团队还为桐乡市提供了包括数据质量提升、数据标准推广、合规培训、运营分析等在内的持续性服务,确保数据合规管理体系能够持续发挥价值。

四、 实施成效与价值

通过本项目的实施,桐乡市在区域医疗健康数据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:

  1. 数据标准体系初步建立:《区域医疗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范》的落地,使得全市医疗健康数据有了统一的“度量衡”,打破了机构间的数据壁垒,为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2. 数据合规管理能力显著提升:通过数据合规管理系统,实现了对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的精准识别、分类管控和风险预警,有效降低了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,满足了《数据安全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合规要求。

  3. 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:清晰的数据资产目录和规范的数据编码,使得医疗健康数据从“资源”转变为可管理、可评估、可利用的“资产”,为未来数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创造了条件。

  4. 为国家标准验证提供宝贵经验:桐乡市将《数据产品和服务目录与编码规范》国家标准的理念和要求,成功应用于区域医疗健康这一垂直、复杂的领域,为标准的完善和推广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案例,验证了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和普适性。

五、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

桐乡市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合规管理系统服务项目的成功实践,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:

  • 标准先行是关键:在数据治理的复杂工程中,必须首先建立一套科学、统一、符合法律法规的标准规范体系,才能确保后续所有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
  • 国家标准是引领:积极对接和采用正在制定或已发布的国家标准,能够避免“重复造轮子”,确保地方实践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,少走弯路。

  • 应用驱动是核心:标准的价值在于应用。只有将标准真正融入到具体的业务系统和管理流程中,才能解决实际问题,发挥标准的生命力。

展望未来,桐乡市将以本项目为新的起点,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工作。一方面,将不断完善《区域医疗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范》,并探索将其上升为更高层级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;另一方面,将依托已建成的数据合规管理系统,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数据在科研创新、公共卫生、商业保险等领域的合规流通与价值转化,为打造“健康桐乡”提供更强有力的数据支撑,也为全国区域医疗健康数据治理贡献更多的“桐乡经验”。